快播:区县动态|多措并举,构建安全“防火墙”

发布时间:2023-04-14 19:02:52
编辑:
来源:成都应急
字体:

01

迎大运保安全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相关资料图)

(以下简称“大运会”)

将于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

在成都市举行

为更好迎接大运会

我市各区(市)县

积极响应、多措并举

全面做好大运会期间安全防范工作

为大运会成功举办

提供良好的安全生产生活环境

高新区

为切实推进成都大运会高新赛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成都高新区应急管理局积极服务、主动指导,积极对接高新赛区委员会,构建赛区“1+10”、场馆中心“1+7”两级应急预案体系;督导两个场馆中心切实推进应急预案编制,指导预案印发和备案。

立足职能、周密部署,按照市执委会和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总体部署和要求,紧扣主责主业,印发了《成都大运会成都高新区地震应急预案》,编制了《成都大运会成都高新区应急管理局地震应急工作方案》,成立应急处突领导小组,积极主动对接,梳理形成指挥通讯录,明确人员分工。

强化演练、不断完善,充分发挥应急委牵头引领作用,组织区级尖刀、街道救援、社会救援等各类应急救援队伍,计划开展处突救援演练,进一步完善机制、训练队伍。储备专家指导团队,派驻指导应急演练,帮助场馆中心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理顺处突流程、优化应急工作机制。发挥自身职能优势,配备应急救援所需的人员队伍、物资装备等,时刻保持24小时在岗状态,为高新区赛区顺利完成赛事任务保驾护航。

龙泉驿区

龙泉驿区应急管理局会同龙泉驿区住建局,带领安全生产专家对成都大运会安居保障EPC项目、成都泰盟软件有限公司安全生产情况开展检查。

检查主要涉及安全责任制落实、应急救援预案、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

龙泉驿区应急管理局要求相关单位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督查检查,完善消防设施配置及应急救援预案备案,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强化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积极开展应急演练,提高企业自身应急处突能力;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对检查出的隐患立即整改,举一反三,确保安全。

青白江区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领域监管执法工作,全力保持成都大运会期间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青白江区应急管理局聘请安全生产专家对四川川化青上化工有限公司、成都成钢梅塞尔气体产品有限公司开展“强安2023”专项执法检查。

对照《企业全员安全生产履职合法性检查表》,一一检查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履职落实情况,并开展安全生产管理能力考核,切实查纠企业安全管理根源性、深层次问题,针对专项执法检查出来的问题隐患,按照“五定”要求督促企业落实整改。

郫都区

郫都区应急管理局会同区能源保障服务中心带专家对大运会场馆周边重点控制区域内的危化企业开展全覆盖安全专项检查。

检查组采取抽查资料、实地检查的方式,重点对各企业现场安全管理、安全设施设备运行、安全教育培训、隐患排查整治、暂停散装油销售的落实等情况进行检查。共检查大运会场馆周边1公里范围内加油站11家,排查隐患29项,立即整改14项,限期整改15项,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5份。

同时,检查组要求各企业,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对在前期自查、检查时发现的安全隐患建立工作台账,不能立即完成整改的隐患要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做到真查实改,坚决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要强化员工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查漏补缺,做好雷电、大风、高温、洪涝等极端气象条件及盗抢反恐等应急准备,优化完善针对性防范措施,配齐配足应急器材物资;要严格执行应急值班值守工作制度。开展针对性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科学、快速、高效处置,为大运会成功举办提供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都江堰市

为全力做好大运会等重要时段消防安全防范工作,推动消防领域“四大行动”落到实处,都江堰市消防救援大队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

在都江堰市国堰宾馆,市消防救援大队检查组查看了酒店日常消防安全管理落实情况,重点对疏散通道是否堵塞、消防设备是否完整、消防应急疏散预案是否完善等方面进行了检查,随机抽查了场所员工对消防安全“四懂四会”的掌握熟悉情况。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组现场指导制定了整改方案,确保各项消防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在都江堰市百伦广场,检查组一行听取了场所消防安全负责人关于项目基本情况和近期消防安全工作的汇报,翻看场所消防巡查记录、消防安全制度、灭火应急预案记录等消防档案。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宣讲相关消防制度,强调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要求各场所负责人加强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安全意识,从严落实消防措施,坚决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做到人防、物防、技防多措并举,安全、防控、生产齐抓共管,切实履行好单位主体责任,将隐患扼杀在“摇篮”里。

02

筑牢森林“防火墙”

为切实做好春季森林防火工作

成都市各区(市)县

迅速安排,周密部署

从源头防起、从细处抓起

严格落实防火责任

多措并举筑牢春季森林“防火墙”

东部新区

成都东部新区以林长制为抓手,着力提升森林防灭火成效,扎实筑牢“未来之城”森林防火墙。

一是横向到边,压实责任体系全覆盖。建设三级责任体系搭牢框架,出台颁布相关制度,逐级签订责任清单181份、承诺书1134份,充分发挥“一长两员”的作用,建立了162个护林网格无缝隙覆盖全域379平方公里森林,自上而下贯彻逐级包保责任制,织牢织密全域森林防灭火安全网。

二是纵向到底,督查督导巡林无死角。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积极探索创新林长制牵引下的森林防灭火工作体系。林长全过程、全方位、全环节开展巡林督导,充分发挥林长制的统筹协调作用,进一步理顺林业、应急管理、森林公安部门共同推进森林防灭火的职能职责,推动林业专业优势和应急综合调度的高效协作,不断健全联防联控、部门联动、两书一函等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防灭火工作局面,全力以赴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

三是源头治理,推进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东部新区共计投入专项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建有100台地表火探测器、159个智能视频卡口、29个高空云平台全监控,目前已到达80%森林预警报警无死角。配备消防水泵、灭火器、对讲机等装备2万余套,购置370个储水罐、新建28个蓄水池,协调消防车、洒水车带水上山、前置驻防,着力构建以水灭火、引水上山网络,以绿水护青山。

四是健全队伍,提升防灭火专业作战力量。组建162名护林员、176户瞭望户,提倡全民防火,实施隐患举报奖励政策。立村规民约,设“十户联防”,建村级打早打小队伍和镇街半专业扑火队伍,覆盖全部涉林村(社区)。落实开展人防、物防、技防综合防控治患工作,建设空-天-地-视-人-舆“六位一体”立体化监控预警,极大夯实了森林防灭火基层前沿阵地,基层综合防控能力明显提升。

金堂县

金堂县紧盯重点地段、严防重要时段,提前谋划,构建起“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森林消防系统,全面筑牢金堂森林消防“安全墙”。

一是全链发力筑人防。积极探索“3+1”治理架构体系,推进“网格化+应急管理”模式,把全县划为200个总网格、631个一般网格、4552个专属网格和83个专属网格,推进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组干部包户的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基层森防责任,搭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森林防火架构。发挥成都森消靠前驻防分队、成都应急金堂尖刀队专精优势,开展“三带三查”联巡联训,组织火情处置、地面巡护、装备维保等专题培训34场次,覆盖扑火队员1620名。着力打通森林防灭火“最后一公里”,出台“十户联保”工作措施,推动涉林农户、业主5万余户签订联保协议书,鼓励群众对自有房屋、田地及附近林地开展义务巡护,巡护面积达3.4万余公顷。

二是全时备战筑物防。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动态管理制度,补购防火手套、防火服、防烟面罩等防护用品及割草机、打火耙、风力灭火机等打火器材17534套,并按照各镇(街道)森林防灭火实际需求差异化派发前置,确保一线人员防护、火线隔离、火灾扑灭等装备配齐配足。持续开展“五周五缘”隐患排查和可燃物清理,累计排查输配电线路1918km,查出电力设施设备隐患120处,清理杆下可燃物500㎡。夯实重点区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在林区道路两旁、荒山草地等新建森林防火蓄水池760口、山坪塘390口,修建森林防火道路56.7公里,开设防火隔离带172.1千米。与此同时,常态化开展宣传警示、巡山护林、火源管控、人员劝返、火情报告等各项工作,切实发挥防火检查站“前哨”作用,守好山林火灾第一道关口。

三是全域覆盖筑技防。大力推进实时监护,设置森林防火人工卡防点33个、配备护林员129名,安装林区监测视频设备44台、智能卡点设备145台,动态掌握重点区域火情险情,实时监控进山入林重要人员,确保重要情况全捕捉、监测预警全覆盖。利用无人机开展空中巡护,构建空地一体的巡护网。科学设置高空观测点8个,梳理无人机环绕监控线路16条、固定翼飞机巡护监控航线3条,“拉网式”清理地面巡护死角盲区。高火险期每日起飞无人机16架次、每月出动固定翼飞机4架次,实现日均巡查林地约446公顷,既侦探早期火情,又在火情扩展阶段提供实况支撑,切实提升金堂县防火预警监测能力。

来源:综合整理

标签:

   原标题:快播:区县动态|多措并举,构建安全“防火墙”

>更多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